新闻中心 -ob体育平台

北京文化
2016/10/17

以前人们提起鲍勃·迪伦,会说:“这可是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歌手”。现在人们已经准备好改口了:“这可是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!” 早在1996年和2006年,鲍勃·迪伦就两次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,当2016年预言终...

以前人们提起鲍勃·迪伦,会说:“这可是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歌手”。现在人们已经准备好改口了:“这可是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!”

 
早在1996年和2006年,鲍勃·迪伦就两次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,当2016年预言终于成真后,人们半是惊讶,半是深以为然。
 
“一个平庸的歌手,不错的吉他手,出色的口琴家,优秀的作曲家,天才的诗人”。民间流传的评价,契合了瑞典文学院授予鲍勃·迪伦的颁奖词:“他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开创了全新的诗意表达”。

鲍勃·迪伦是当之无愧的天才,如今他集格莱美终身成就奖、普利策奖特别荣誉奖、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、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,以及诺贝尔文学奖等各种人世最显赫的荣耀于一身,人们笑称:就差一块奥运会奖牌了。
 

一生精力旺盛的鲍勃·迪伦写歌无数,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,单是耳熟能详的金曲,都快赶上有些歌手的全部作品量了。

《事情变了》 (things have changed) 、《答案在空中飘扬》(blowin' in the wind)、《犹如滚石》(like a rolling stone)……


与另一位摇滚巨星大卫·鲍伊相似,鲍勃·迪伦在影视领域也有不俗的成绩。在imdb上,他为影视配乐的记录共有614条,此外鲍勃·迪伦还出演过多部电影,参与了四部纪录片,获得过一次奥斯卡最佳配乐奖。 

1976年 

《别回头》(dont look back)
彭尼贝克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纪录片导演,在他的镜头下,艺术和政治是最常见的主题。1967年他为鲍勃迪伦拍摄了《别回头》,这部记录片是对迪伦1965年英国巡演的忠实记录,导演用影象清晰地呈现了那时的鲍波与“批头士”是多么的不同。虽然此前他仅仅听说过迪伦的名字,但跟随后者完成英国巡演后,他对于这位天才歌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通过镜头让全世界的乐迷对于迪伦有了更深的认识。片中年轻的他无与伦比的傲慢,机智,激情洋溢。


1972年 
《吃掉文件》(eat the document)

早在1972年,鲍勃·迪伦就自导自演了一部纪录片《吃掉文件》(eat the document),这部纪录片记录了鲍勃·迪伦和霍克斯在英国旅行的故事。


1973年 

《比利小子》(pat garrett & billy the kid)

1973年,鲍勃·迪伦和暴力美学大师山姆·佩金法合作了电影《比利小子》,迪伦饰演一个名叫“alias”的角色,alias的词意是“别名”,并且为电影演唱了主题曲,也就是他的经典之作——《knockin' on heaven's door》。比利小子是美国历史上的传奇罪犯,真名为威廉·邦尼(william bonney),他年轻时四处流浪,最擅长的就是拔枪射击。导演山姆·佩金法是赫赫有名的美国动作电影大师,暴力美学的开山鼻祖。佩法金当时并不熟悉迪伦,听了他专门为电影写的两首歌《billy》和《goodbye holly》后,给了他这个角色。 alias是片中最神秘、最模糊的角色,迪伦在车祸之后的隐居生活使得这个角色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。


1977年 

《雷纳多和克拉拉》(renaldo and clara)

 1977年迪伦与萨拉正式离婚,迪伦又投入到另一次“滚雷”乐队巡回演出中,并从中产生了一段长达4个小时的超现实影片《雷纳多和克拉拉》,该影片中插入了一段由迪伦表演的半自传性的音乐会。1978年,即该影片上演的那一年,又发行了唱片《江湖合法》(street legal),从这张唱片可以明显的听到迪伦正发生着宗教信仰的改变,那生动形象的描述和类似福音音乐的伴唱不久就使他着了迷。
1978年
《最后的华尔兹》(the last waltz)
《最后的华尔兹》是导演马丁·斯科西斯1978年音乐纪录片名作,从bob dylan、neil young到eric clapton、van morrison,演出阵容一流。本片是美国摇滚乐队“the band”成员在一起走过十多年的历程后,在旧金山作告别演出音乐会的纪录片,有多位大腕级摇滚歌星客串。 

1987年

《hearts of fire》

1987年,鲍勃·迪伦出演了歌舞电影《hearts of fire》。这部由鲁伯特·艾弗雷导演的电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关注。 迪伦饰演片中退隐的摇滚明星 billy parker。
2000年
《奇迹小子》(wonder boys)
2000年,鲍勃·迪伦凭借为电影《奇迹小子》创作的原声歌曲《事情变了》(things have changed)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,以及2001年的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。此后小金人就陪着他四处巡演,迪伦总喜欢把它摆在舞台音箱上。

“people are crazy and times are strange,i’m locked in tight, i’m out of range,i used to care, but things have changed……”


2003

《蒙面与匿名》(masked and anonymous)
这是一部迪伦主演的喜剧,人们习惯将充满隐喻的片名与迪伦拒绝任何标签的性格对等起来。这部小成本的独立制作邀请了无数大腕加盟,这被视为迪伦强大号召力的象征。有趣的是, 片中有长约40分钟鲍勃·迪伦演唱的歌,既包括那些经典曲目,也有不少他新写的作品。编剧在创作时将鲍勃·迪伦的部分歌词作为对白编入了剧本,而且鲍勃·迪伦本人也是编剧之一。

2005年 
《没有家的方向》(no direction home)

这位美国摇滚乐历史上的传奇人物,也是纪录电影的一个经典题材。2005年,鲍勃·迪伦参演了著名导演马丁·斯科塞斯执导的人物传记长片《没有家的方向》,纪录片用长达约4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鲍勃·迪伦的传奇音乐生涯,拍摄过程得到了迪伦本人的极力配合。纪录片由1963年迪伦凭《blowin' in the wind》等歌曲成为民谣英雄开始,到1966年他在一场演唱会上首次使用了电吉它引起强烈争议为止。


2007年  
《我不在那儿》(i'm not there)
这部传记式的电影,被许多歌迷视为了解迪伦的必要渠道。导演托德·海因斯别具匠心地挑选了六位演员来扮演不同阶段的迪伦。六位演员中甚至有黑人和女人,但他们无一不将迪伦的神韵捕捉到位。每个阶段的迪伦都不是按时间顺序出现,而是互相穿插着出场。有人说,这是一部拍给迪伦迷的电影,而不是拍给电影迷的电影。


- end -


编辑 丨sun


网站地图